2020年12月2日,周中涛以江海区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身份与江海区人社局组织的“招贤团”一起前往武汉招揽人才。把事情安排好,第二天,他就行色色匆匆地提前离队,马不停蹄飞往另一个城市。周中涛是江门市一级高层次人才,他身兼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还是江海区政协委员、江海区工商联副主席。
矢志不渝创新创业
1997年,20岁的周中涛从河南南阳来到广东江门,在一家港资企业工作了三年,然后离开江门去外地发展。2006年,他回到江门高新区创业,创立阪桥电子材料公司。公司从最初的十几个人,租赁的500平方米厂房起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拥有300多名员工、50多项国家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重点生产PCB行业专用感光材料,目前持续有一些新产品正在开发和生产,比如PCB阻焊油墨、感光线路等。像字符打印油墨,大多依赖进口且价格十分高昂,给很多线路板用户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而我们作为国内首创的产品,也为国内的众多PCB厂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周中涛说。
经过10多年拼搏,阪桥电子生产的PCB感光材料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左右。2017年,阪桥电子重点推出了一款字符打印油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在线路板上直接打印字符,使用数字化打印后不但简化了流程,而且没有任何废水废渣排放,节能环保,开创国内同类产品先河。
周中涛认为,创新是企业的发展命脉,不断引进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同时与高校合作产学研项目,研发具有核心价值、高竞争力、低成本的产品,打破国外先进技术垄断,为国争光。目前该公司有53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全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使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实力。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018年12月,阪桥电子成为江门一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平台园区工作站——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分站之一。2019年9月,周中涛当选江海区人才发展促进会第一届会长。“协会的成立能够帮助企业人才发展,加快区域人才流动,同时减轻企业在人才投入方面的压力。”周中涛说。
目前,该公司获批建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园区的产学研中心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时,周中涛正牵头起草工信部发布的线路板打印字符油墨行业标准。“我能够作为制定标准排名第一位的牵头人这件事情本身,也显示了政府和行业对我们企业的认可。”周中涛说,“此次到武汉高校招博士研发人员,也是为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做更多的人才储备。”
在芯片光刻胶和集成电路芯片领域上,因技术门槛过高,全国上下能够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周中涛和团队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已在感光材料与打印技术上取得突破。科研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已初见规模。周中涛表示,下一步科研目标是研发打印阻焊,这是一项颠覆性的变革,现有的工艺会产生废水废渣,而打印阻焊是零污油漆,不产生废水废渣,技术难点多,对精度性能附着力流动性要求很高,一边要流动一边要阻止流动是一个悖论,难度比较大。“我们正急速和国际同一起跑线,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人做出来。光刻胶技术的储备和开发正在进行,研发中心建设在硬件上要上一个层次,二期的生产车间也正在建设。”
不辞长作江门人
2006年,周中涛在江门安家落户,对于江门的认识也由浅入深。
周中涛认为,这几年,江门的变化发展是全方面的。“记得2006年刚到江海区时,一下雨到处是积水,杂草丛生,是一个工业区不是生活区。现在,明显感觉到现在路越来越宽了,水处理大力整改,排水工程脱胎换骨,商业服务业配套,环境绿化越来越齐全,新的学校建起来了,缓解了高新区上学难的问题,我感受到江海区花了大力气!”
在人才服务工作方面,周中涛说,明显感觉到工作的细节和服务越来越到位,优才卡使用越来越方便。前不久,他还用优才卡在购书中心给儿子买了600块钱的辅导书,自己平时也常去龙溪湖阅读中心走动,使用优才卡享用免费茶点。
周中涛认为,未来5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我们企业在江门明显感觉到深圳的企业正外迁往江门、珠海周边。江门的区位优势体现出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大大节约了交通成本。与先进地区联系紧密度越来越高,对江门吸纳人才是重大利好,我对江门的未来很有信心。”
近年来,周中涛所获荣誉颇多,2017年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获得“凝心铸业科技创新风云人物100强”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同年被认定为江门市一级高层次人才,并荣获第五届广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