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组织部(编办)

组工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组工动态

江门江海:做好党建“加法”,赋能基层治理

文章来源:江海区组织部   更新时间:2022-10-28 17:38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激发农村社区治理新动能案例获评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优秀案例并在省先锋杯大赛荣获三等奖,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管理经验做法入选第二届全省基层党建示范案例并在全市推广……

这是江门市江海区交出的一份党建优异答卷。近年来,江海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书记工程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力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党建引领

新南小区建成于1997年,是一个集商品房、直管公房、回迁安置房为一体的老旧小区。穿行新南小区,却处处感受到的色彩和的温暖: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史文化走廊让人眼前一亮;遇到需要帮助的居民,小区的党员和志愿者立马上前,热情服务,一派安定有序的祥和景象。

原来,自2010年原物业公司撤场后,在新南小区业委会筹备多年未果的情况下,组织部门、住建部门、属地街道积极探索出先建立小区党组织,再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业主委员会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新南小区改头换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把支部建在小区,新南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探索实践是江海区以党建引领激活小区治理红色动能的典型案例。采取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全面覆盖的步骤,江海区以新南小区为试点在全区全面铺开小区党组织建设,构建起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员联系户的城市基层组织架构。

目前,全区88个已交楼入住的住宅小区已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成立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20个、业委会党支部1个,小区党组织架构完成公示上墙,打造小区党建阵地10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要求。江海区全面加强小区物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进一步助力物业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推动建设更为宜居宜乐的小区生活环境。例如,在新南小区打造由党支部、业委会、义工爱心服务队共同使用和共同议事的小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民意收集、便民服务等服务。依托小区义工爱心服务队,党支部成员每月自发开展2次清理杂草、修剪树枝、清理卫生死角等志愿服务活动。

日渐变靓的生活环境和群众有需求,党支部就有行动的周到服务,加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如居民雄叔说:我的孩子曾想让我搬走,但看着小区一天天在变好,对小区的感情也更深了,自然不舍得搬走了。

完善治理机制

让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句话贯穿于江海区党建工作的始终。

丁零丁零……”凌晨1点多,江海区礼乐街道乌纱村智慧网格员胡杰鸿接到电话通知,他立刻赶往村委会,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关卡口搭建工作中。

胡杰鸿是江海区智慧网格员队伍里的一个缩影。作为江门市辖县级建制区,江海区下辖外海、礼乐、江南3个街道,设社区居民委员会27个、村民委员会36个。近年来,江海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智慧网格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加快构建到底到边、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推动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

治理机制作为重要一环,江海区构建区、街、村(社区)三级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完善吹哨报到、提级办理、三级联动三项协同机制,全力打造扁平化指挥体系和高效运作机制,着力建设群众诉求快速响应、网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体系,为智慧网格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

在推行智慧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江海区强调要全方位、全天候扫描治理弱信号,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坚持从感情出发、从问题着手、从公平考量、从效果评价上深化网格服务,让智慧网格成为采集信息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科技支撑是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江海区积极争取市域社会治理各级资源,推行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体系,提供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多样化服务渠道,创新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治理模式。同时,通过迭代升级、不断完善网格员单兵装备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等社会智慧产品,让基层治理实现从治理向理转变。

不但如此,江海区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城市社区多元共治。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效能,推动350个成员单位在议事会商、共驻共建等方面助力基层。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落实四级十八档薪酬制度,人员数量和学历水平实现双提升,基层治理力量进一步配强。

打造“江海经验”

走进英南村党建文化公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不远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旁的宣传栏上清晰地记录着村民们的积分情况,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加5分、配合村里开展三清三拆5……

这几年,英南村党总支紧抓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契机,牢固树立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英南村先后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厚植英南村党总支国字号品牌优势,江海区深化拓展英南经验,探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两个全覆盖机制,明确每名党员联系服务10—15户群众,夯实网格最小单元基础,并将服务情况与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制同步考评,提升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以村级慈善联谊会为载体,凝聚乡贤能人、社会热心人士、海内外华侨力量参与治理。

在英南村法治公园的榕树下,不定期会有社工志愿者利用小黑板耐心解答垃圾分类、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或相关法律常识,树下的村民们围坐一圈,听得十分认真。

这样的场景,在英南村并不鲜见。近年来,江海区以英南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建设,由英南村党总支牵头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打造榕树下的村民议事厅,通过村民议事会先后解决停车位管理等26项事宜。

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英南村党总支坚持助推法治和德治齐头并进。我们坚持用法治成效提升群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建设法治公园,打造法治长廊,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学法活动,推动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介绍。

目前,江海区已设立59个立法联系单位,聘请57名立法联络员和由350名退休干部、村(居)民代表、村(社区)网格员组成的信息员,以点带面广泛收集群众立法意见,共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市人大交办的4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上报770条意见建议,其中91条意见建议被采纳,让江海基层声音搭上了国家立法直通车

从管理转型为治理的1.0模式,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的2.0模式,再到如今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相结合的3.0模式,江海区正不断深化对基层治理的探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党执政大厦的深厚地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