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检察院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江海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构建治理欠薪协作配合机制, 让劳动者不再担“薪”忧“酬

文章来源:江海区检察院   更新时间:2025-02-28 11:28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治理欠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更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近日,江海区检察院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住建局、区人社局等16个单位开出“会诊良方”,推动制定《关于加强治理欠薪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在落实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系列举措的基础上,强化检察履职担当,进一步抓牢抓实源头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惩戒,合力破解劳动者“操心、烦心、揪心”的“讨薪难”顽疾。

一、《意见》明确了协作机制的目标要求

各单位必须坚决扛起治理欠薪政治责任,强化协作配合,加大治理欠薪工作力度,提升精准服务水平,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欠薪问题的发生,依法能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海、法治江海。

二、《意见》强调了协作机制的工作重点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行为高发多发的现实情况,提出要以农民工为重点群体、工程建设为重点领域,对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等相关问题,做好行政监管、司法惩戒、法律监督等工作,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

同时,对农民工以外的其他群体以及工贸企业、餐饮服务业、低小散加工企业及新就业形态等领域的欠薪问题,由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参照该《意见》落实执行,促进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问题得到根本遏制。

三、《意见》构建了协作配合的工作制度01建立行政监管监督机制

明确各单位参与治理欠薪的工作职责及范围,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定期对建设工地违反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保障的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充分发挥多方职能和工作优势,共同推进欠薪源头治理、减少诉累;同时,坚持早立案、早调查、早介入、快诉快判原则,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尽量缩短欠薪案件处理周期,避免将矛盾累到“年关”。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各单位在职能范围内收集、梳理建设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的分包、转包、挂靠信息和用工信息,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水电气管线安装工程、室内装修以及其他工程等环节,通过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做到提前预警,防范欠薪隐患。

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机制

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坚决打击恶意欠薪、损害劳动者权益或以非法讨薪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建立争议化解机制

发现可能引发劳动者群体性讨薪的苗头时,及时邀请相关单位共同化解矛盾,或商请检察机关参与,开展民事和解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努力将劳资纠纷化解关口前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

明确各单位设置专门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系和工作推进,适时召开工作协调会,互通工作情况,交流研讨重大疑难案件,协力破解讨薪难题,确保工作实效。

建立普法协作机制

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领域的用人单位和用工者、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施工单位落实用工实名制和劳动者工资保障制度,提升企业经营者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引导劳动者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权,促进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江海区检察院将以《意见》为新起点,坚持民有所盼、检有所为,持续深化“检察+法院+公安+行政”多部门协作模式,积极推动根治欠薪工作常态化开展,以“六项”工作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和市场主体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广大劳动者劳有所得、不再担“薪”忧“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