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检察院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江海区检察院深耕宣传主阵地 全方位推动高质效办案与高水平宣传相融互促

文章来源:江海区检察院   更新时间:2025-08-22 10:14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江海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关于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部署要求,以“讲述检察好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为目标,全方位推动高质效办案与高水平宣传相融互促,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宣传工作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聚焦主责主业

唱响检察好声音


始终把宣传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以办案质效为根基,用鲜活案例讲好法治故事。


一是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把文化建设纳入全院工作发展总体布局和院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组集中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履职尽责、广大检察人员积极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特色亮点工作曝光度。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法治担当等核心任务开展宣传,讲述“四大检察”办案故事,如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涉侨企业权益保护等专项工作宣传,编发相关稿件38篇。


《江门日报》报道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


三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以案释法宣传力度,挖掘典型案例和工作亮点,编发相关稿件28篇。紧密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民法典宣传月、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节日,合理安排系列宣传稿件,编发相关稿件27篇,形成波次递进的强大宣传声势。


重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依托“检察官工作室”,积极落实检察官履职法治副校长,充分了解辖区学校法治需求,提供“点单式”精准普法,精心策划“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42场次,受众近6万人次。


设立检察官工作室


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



密切检媒联系

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


坚持“开门搞宣传”,深化良性检媒合作关系,强化新媒体宣传矩阵效应,加强与上级单位沟通联系,在日常供稿的同时组织干警主动参与约稿、征文写作,增强特色亮点工作在主流媒体的曝光度,共同提升检察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让更多检察好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年以来,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发布检察资讯913条,共73篇经验材料被《今日说法》、《检察日报》、《长安评论》、光明网、中国新闻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众号、《羊城晚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今日头条号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


如办理的虚假婚姻登记诉讼监督案获中央电视一台《今日说法》栏目及中央电视十二台《道德观察》栏目专题报道,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经验获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刊发推广。


央视《今日说法》及《道德观察》栏目

报道虚假婚姻登记撤销案


办理的虚假诉讼案件被《检察日报》民生周刊及《方圆》杂志刊登报道,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丁雪梅的稿件获《检察日报》声音周刊报道。组织干警参与广东政法公众号“‘典’亮法治”专栏约稿活动,1篇稿件获采纳推送。

多篇稿件获《检察日报》刊登


虚假诉讼案获最高检主管《方圆》杂志报道



深化数字赋能

激活宣传新动能


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宣传,提升宣传工作的精准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一是组织策划人工智能及AI工具应用讲座。如举办人工智能与DeepSeek应用专题讲座,强化干警数字检察思维,更新智能工具应用技巧,着力提升干警宣传材料撰写能力,以更加优秀、专业的笔触展现检察工作的风采。


开展人工智能及DeepSeek大语言模型

应用研讨活动


二是推广多媒体内容创作。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如短视频、网络短剧、动漫等形式,制作具有时代感、吸引力的检察文化产品,丰富检察宣传的内容呈现,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工作成效和法治知识,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如春节前夕拍摄的新春拜年视频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视频号采用;制作的防性侵微动漫《看不见的魔爪》荣获《检察日报》正义网评选的“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题拍摄的普法短剧《蓝色港湾》荣获市家庭情景微剧二等奖;以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情景为素材,拍摄制作7期“反诈微课堂”,在辖区内村(社区)LED荧屏播放。


防性侵微动漫“看不见的魔爪”入围检察日报正义网“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播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看不见的魔爪》宣传视频



夯实人才根基

打造宣传“生力军”


将宣传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检察新闻铁军”。


一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选拔和培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专业知识以及新媒体运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配齐配强检察新闻宣传队伍,不断优化队伍年龄、专业结构,为检察宣传工作注入新活力。


二是搭建覆盖全部门、各条线的宣传矩阵,采取宣传联络员主动约稿与业务部门积极供稿的“双向奔赴”模式,鼓励干警积极运用通讯报道、理论研究、办案纪实等多元化文章形式,深挖检察工作中的丰富资源与亮点。


“外海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稿件

获《江门日报》全媒体采用


如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组紧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热点议题,找准检察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发力,撰写“外海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关宣传稿件,被《江门日报》全媒体采用。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宣传工作纳入干警考核内容,及时在群内通报宣传工作成效,调动全员参与检察宣传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宣传氛围。



着力机制建设

完善高效传播体系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动宣传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开展。一是注重分析研判,增强积极性。制定年度宣传计划,对全院新闻宣传及网评工作定期分析研判,规范畅通检察新闻宣传信息报送渠道,并及时规划、推进各部门信息报送工作,推动形成部署及时、反馈守时、发布准时新常态。近年来,院党组先后10次部署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宣传成效。


二是确保层层审核,着眼精确性。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加强信息发布报道监督审核和新媒体平台管理,完善新闻作品及重大案件信息发布流程,专人负责检察新媒体的日常监管、内容发布和运营维护,切实提升信息发布质效。


三是落实岗位责任,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完善涉检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建立舆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明确宣传工作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工作职责,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涉检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江海区检察院将持续强化政治引领,紧紧围绕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在深化检媒合作、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数字赋能水平、锻造过硬宣传队伍上持续用力,努力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检察故事贡献更多江海检察智慧,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法治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