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工干部如何用“三心”做好工作
刘玮
2016年,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部署,检察机关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检察机关政工部门任务多、责任重,既要完成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及人员分类管理,也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充分调动干警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司法体制改革凝聚力量,提供政治保障。基层检察院政工干部肩负着本院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组织人事管理等重任,在日常工作已经比较繁重琐碎的情况下,如何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司改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2016年,我院作为广东省第二批试点改革单位正式进行改革。通过一年的改革试点,人员分类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办案经费等由省财厅统一管理,两批18名入额检察官正式任命并到岗履职,各项检察工作有序开展。在这个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做好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司改顺利实施,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作为一名政工新兵,在实际工作体会到,作为政工干部要拥有“三心”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一、要有平常心。基层检察机关政工部门作为一个综合部门,事务比较繁杂,担负着干警的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宣传、岗位培训、人事任免、职级待遇、工资、福利、年度考核、奖惩、退休老干部工作等多项任务。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基层检察院内部普遍认为政治工作是检察院的后勤工作部门,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认为做政工进步慢,办虚事多,远不如业务部门个人提升快,不利于个人前途发展,各业务部门才是核心部门。就算是政工部门的干警本身也对自身定位有偏差,觉得自己只是做后勤服务的配角,没有更多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工作往往只是按部就班,不求工作上的高标准高效率,只求能应付交差。虽然政工部门业务项目相对较多、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又常常是紧急任务,但配备的人员则相对较少,一般仅为1至2人,这就对配备人员的素质、才能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司法改革之际,在各项待遇上更加凸显员额检察官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这让司法行政辅助后勤部门队伍的人心更不稳定,都想到业务部门工作。
实际上根据部门的业务和综合职能,以及党管干部的原则,基层检察院政工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高配为班子成员。政工部门应该定位为:党组领导的辅助部门和全体检察干警的服务部门。明确了自身定位和职能之后,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有平常心,端正心态,理清工作思绪,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不计名利、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一颗服务大局的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院、本院党组和检察长的决策、决定、指示,全力为检察业务服务。身为一名普通干警,不应过多计较自己个人得失,应当敢于牺牲在前,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大环境下,积极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乐于付出。
二、要有求知心。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大力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努力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一是知识结构上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除了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和党中央最新文件精神,还要广泛涉猎知识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检察业务、经济、社会科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做好思想工作等知识与技能,从而能联系检察工作实际,把握工作规律,促进检察工作紧跟时代最新发展形势。司改过程当中由于入额比例的限制,一部分有资历有能力的检察官没有进入员额序列,反而进入了检察官助理序列,这部分人难免会有一些心理波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政工干警要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做好情绪疏导引领工作,及时抓好思想建设工作,稳定队伍。另外司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具体套改操作的文件甚多,更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吃透文件精神,多与市院、其他基层院沟通相关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避免出现任何错漏。对已明确的改革内容要及时传达,尚不明确的部分不过度解读。二是将业务能力由专一型向多能型转变。政工干部要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熟悉本职业务、精通专业,不断提升政治工作、人事工作水平、公文撰写能力。除此之外,身为政法干警也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律素养。在业务不繁忙的时候可以到业务科室做短期的交流,增强检察业务实际工作经验,以专业型、服务型两个要求开展自身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检察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便更好的开展政治工作。宣传工作方面,网络舆情已经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领域,政工科要学习如何应对涉检舆情。一方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网络宣传检察机关自身建设成就和先进典型、检察文化和制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另一方面建立涉检舆情应急机制,加强培训让政工干部学会正确应对的方法。三是将业务执行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虽然日常性事务非常多,但是如果每天只是拘泥于此,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到主线任务上,那这个政工部门是很难得到全院干警的认同,无法体现政工部门的决策力、事务执行力,也无法实现政工职能的专业化和高标准化。一方面政工部门领导要统筹安排,按照人员能力合理配置任务;另一方面政工干部更要理清思路明确自身职责,摈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要具备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勤动脑、善学习、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主观能性,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谋划,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有责任心。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任务面前不等不靠,主动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司法责任制改革工作中,政工要负责按照人员分类管理的要求进行人员调整,确保人员到岗履职。检察职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关系到干警的切身利益,其中包括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办法的制定,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的核定和计算,制作工资表,加强与本院计财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切实为全体干警和职工把严工资审核关,确保在过渡期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都能足额、按时发放。同时探索建立本院检察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考核评价结果与绩效奖金科学对接。二是要有公道正派、大公无私的职业操守。选任干部、评先选优要坚持公平公正,敢于坚持原则,不“跑风”“漏气”。三是要有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过硬作风。政工干部要为全体检察干警做表率,要吃苦在前,牺牲在前,坚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自己的行为引领全体干警。四是要有落实到位的工作状态。政工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把心思放在谋事上,成就事业和个人价值,对同志要有关心、关爱之情,主动倾听干警呼声,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满足干警需求。要把解决干警的实际问题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人、体贴人。视全院干警、包括退休老干部为自己份内之事,及时为其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充分体现政工部门“家”的温暖。及时掌握干警的家庭成员情况变化,不论哪个干警家中有生育、生病或者有其他困难都要及时前去探望,并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即使出现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也要把原因说清,不可对基层检察干警实际困难漠不关心。这样不仅解决了干警的后顾之忧,而且让干警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只停留在嘴上。另外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经常性地谈心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谈心,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
基层检察院政工部门身处检察体制改革和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政工部门职能的发挥关乎检察事业全局。政工干部应树立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平常心、求知心、责任心做好各项工作,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