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随着江门市凌志厨具有限公司补选支部书记党员大会顺利完成,江海区纪委监委率先在全区完成两家结对帮扶企业党建“种子工程”的孵化工作。
领导重视,红色引擎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起来
2020年8月,根据我区关于区直各单位开展机关党建带非公企业党建结对共建活动的要求,区纪委监委召开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要求纪委党支部要率先垂范、主动加压做好结对企业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好政治机关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区纪委党支部在结对美资企业凌志餐厨用品有限公司基础上,又额外认领台资企业一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结对共建对象,并选派陈珏莅、李锴、黄国平、李扬、黄翠媚、黄佩瑜等6名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年轻党员到这2家结对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两家非公企业均为外资企业,刚开始对在企业成立党支部有一定顾虑。为打消企业顾虑,区纪委领导多次要求选派到企业的党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注意方式方法,耐心地做好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利用下班后加班或者午休时间开展党支部筹备,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同时发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一起努力,逐步争取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经多方合力,凌志、一诠两家公司的党支部于2020年9月18日在我区作为结对非公企业率先揭牌成立。
(凌志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
完善制度,规范创新促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起来
区纪委在推动非公党支部建立的同时,还积极指导企业党支部建章立制,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一是制定“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全面规范主题党日、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务公开、组织生活会等11项党建工作制度,确保党支部工作机制健全、运作规范;二是抓好“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抓好经常性教育。目前,凌志、一诠公司党支部都已建立健全起完善的支部工作制度,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充分运用支委领学、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提升企业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为破解组织生活“空心化”难题,选派党员结合企业党建特点,注重在工作方式上出新招,促使企业党员内心认可、乐于参与。凌志、一诠公司党支部成立后,召集全体企业党员开会,听取他们对党支部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针对企业员工不同工作岗位的上班时间、时长各异的特点,两家公司党支部组建微信群,通过日常网上集中学习讨论、个人微信随时交流互助等方式,提供“个性化”党建学习服务。为了让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区纪委党支部还组织企业党员和员工到区纪委听党课,参观党建文化长廊,参加摄影、视频制作技能培训班等;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下组织企业党员到江海区“两馆一中心”、开平市周文雍革命烈士故居、鹤山苏维埃旧址等地开展党员活动等等。凌志、一诠公司党支部还主动担当,做好企业员工的服务工作,如主动对接公安部门,在园区内开展安全防范、预防诈骗宣传工作;主动联系区书法家协会的书法爱好者,为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挥毫,送上“福”字和春联。
(党建引领,党群共建)
党员带头,先锋示范引领群众在党组织周围聚起来
区纪委党支部以“组建企业党支部、建设党建阵地、鼓励党员亮明身份、帮助流动党员回归组织”为重点,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党员在哪里,党的旗帜就竖到哪里,随着两家公司党支部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渐显现。企业中的“隐形”党员全部亮明身份,争当敬业爱岗模范、安全生产模范,大家一方面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积极向企业和党支部献言献策,争当企业发展“主人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明显,现在企业的普通员工纷纷表示,凌志、一诠党支部建立起来后,党员都成为每个工作岗位的“主心骨”,大家都感受到了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不少普通员工都向党支部表达了争取进步、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大家的入党意愿空前高涨。
目前,凌志公司原有流动党员13人,现已迁入公司支部党员4人;一诠公司原有流动党员11人,现已迁入公司支部党员3人。两家公司共有16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共发展了5人为入党积极分子,建立起较好的党员发展后备梯队,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日益凸显,区纪委监委结对帮扶共建的两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均已孵化成功。
(结对帮扶非公企业党支部孵化成功)
鲜艳党旗高高飘扬,江海发展阔步向前。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孵化成功,只是非公党建工作中取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效,我们必须不断开拓党建思路、创新党建方法、改进党建作风、真诚服务基层党员,进一步把非公党建这项工作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