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科普博主@博物杂志发微博提醒:
不要买干枝杜鹃!有毒,还违法!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有件事我们都会反复说,一到寒冬一呼号,堪比寒号鸟,那就是花市上的干枝杜鹃千万不要买。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干枝杜鹃还是卖家起的干枝梅、干枝桃等花里胡哨的名字(为了避讳审查),它们大多都来自同一种植物,叫【兴安杜鹃】,也有少部分是兴安杜鹃的亲戚迎红杜鹃。它们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栽培,所以市场上卖的基本都是野外直接砍回来的,做的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兴安杜鹃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地区,野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即便人工栽培也仅能产出一些盆苗,基本不可能作为一种售价低廉的切花大量供给市场,所以有些商家号称“人工种植”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2021年9月份开始,兴安杜鹃正式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就意味着采伐和销售兴安杜鹃在如今都有触犯法律的风险,科普博主们每年呼号着让大家别买干枝杜鹃也成了真正“有法可依”的行为。
除此之外兴安杜鹃的花还有毒,花药的毒性尤其大,放在屋里对人和宠物都未必安全。所以请告诉你的亲戚朋友父母长辈,无论是从保护野生植物、遵纪守法还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说,都一定不要购买干枝杜鹃。它们最好的归宿,就是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之间。
每年冬天临近春节之时,一种号称能枯木逢春、见证奇迹的干枝花就会偷偷摸摸现身于各大网络销售平台。
商家给它起了很多个名字,干枝杜鹃、干枝花、干枝鲜花、干枝梅花、干枝桃花……却独独不敢用它真正的名字——兴安杜鹃。即使是在商品详情页,你也看不到它本来的样子。直到翻至买家评论区,你才能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科普博主翟萌萌表示,商家这么做的目的十分明显,因为他们十分清楚,非法采集售卖野生兴安杜鹃是违法的。
在经过了十多年的滥采滥伐、掠夺式破坏后,大兴安岭地区原本资源丰富的野生兴安杜鹃,终于超出了物种所能承受的极限,资源急剧锐减。2021年9月7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野生兴安杜鹃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对此,有许多花卉爱好者呼吁,加大教育和宣传,让市民们不要购买野生兴安杜鹃。
花卉专家说,目前市场上的兴安杜鹃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培养的,一种是野生的。那如何才能避免买到野生杜鹃呢?花卉专家表示:人工栽培的兴安杜鹃,小苗成活后三年才能定植,五六年才能开花,6年生的杜鹃苗35元一盆,8、9年的要100元,一般也只卖盆栽、不卖干枝,成本都要超过目前市面上的售价。山里的野生杜鹃,没成本,只要人工费,那种才卖干枝。 人工栽培的杜鹃不会去剪干枝销售,反之,市面所售干枝很可能就是剪自野生的兴安杜鹃。另外,请收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遇到售卖国保野生植物的商家欢迎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