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闭
当前位置 : 首页 > 法治资讯
警惕以“康养旅游”为名的非法集资陷阱
  • 来源: 江海区防非办
  • 发布日期: 2025-02-12
  •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随着我国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阶段,养老康养服务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打着“养老服务”、“高收益投资”等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近日,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对外发布了关于株洲中晖研旅文化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的通告。通告称,2024年9月12日,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对株洲中晖研旅文化有限公司立案侦查。因该案案情重大复杂、涉及集资人数众多,为全面查明案件事实,打击犯罪,本案按照属地原则对涉案公司开展立案查处及报案登记工作。

当前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手法多样、迷惑性强等突出特征。有的组织免费旅游、健康讲座、家政体验等活动,针对老年人渴望关怀和社交的心理,建立信任感,再通过现场推销,让老年人在情感驱动下做出投资决定;有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不了解“区块链”、股权投资、私募等概念,打着“投资赠送养老服务”的旗号实施非法集资;有的甚至针对不同老年人精准“画像”,分类设计非法集资模式,引诱老年人入局。有的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将高风险理财项目等包装成安全可靠且能获取高息的投资项目,诱骗老年人办理个人房产抵押并将抵押款用于项目投资;“爆雷”后,抵押房产被处置变现,导致老年人不仅拿不到高息,反而陷入无家可归、背负巨债的境地。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追赃挽损难度较大。该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将吸收的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或者填补投资亏空,案发时资金链断裂,赃款赃物无从追缴。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操纵多个账户层层划转资金,将吸收资金汇聚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黑箱”,并在资金走向上作技术处理以逃避侦查,导致追赃挽损困难。部分受害老年人在钱财损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未及时报警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或未妥善保存收据、合同等关键证据,增加了司法机关追查涉案资金难度。

养老是民生大事,但老年人对“高额返利”“千载难逢”等说辞要保持高度警觉,不信“大饼”、不贪“小利”,多了解社会热点、金融知识、国家政策等,选择正规机构、渠道开展投资理财活动,自觉远离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