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闭
当前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江门市江海区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 来源: 江海区普法办
  • 发布日期: 2024-04-29
  •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江门市江海区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委、委、区委的工作安排,围绕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守正创新推进精准普法和依法治理,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江海新实践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重点课程。充分运用区、街两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和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2.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列入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和党组织“三会一课”重点内容重点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加强《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的学习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强化纪法教育,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3.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民法典全面开展宪法、民法典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村(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网络“七进”活动,用好法治广场、村(社区)的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精心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集中宣传活动,让宪法、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普法宣传

4.围绕推进重大战略开展普法宣传。持续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大力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制造业当家、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积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

5.围绕推进重点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落实“千所联千会”“工会律师团入企普法”工作机制,深化“法治体检”和“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园区”活动,大力宣传公司法和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及各级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策;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侨梦苑”、深国仲江门中心、广知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优势,为在江海的外企、侨企及赴境外的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风险防范、争议解决等法律服务。组织筑牢安全底线专项普法活动,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反间谍法、国防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安全、质量安全与发展、铁路安全、粮食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保密安全、密码安全等普法宣传推动全社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强制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6.围绕服务保障民生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民生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开展扫黑除恶、禁毒戒毒、防范非法集资、反电信诈骗、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耕地保护、交通运输、职业病防治等普法宣传。开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退役军人保障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等涉军法律法规普法宣传;针对妇女、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等群体特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7.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等制度。突出行政复议法的学习宣传,举办领导干部专题法治讲座。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考活动2024年度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活动。

8.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开展预防青少年涉电信网络犯罪、防范校园欺凌等普法宣传活动。全面加强“法治副校长”选任、管理、培训、考核、评价等工作,推进实质化、规范化履职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网上学法用法和“校园普法宣传周”“一校一品”校园普法品牌培育活动,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纵深发展。

9.加强基层和行业法治教育。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普法宣传,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推进园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村规民约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普法宣传。推广重点式普法、订单式普法,加大以案释法、精准普法力度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四、持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10.深化法治创建。大力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地区(项目)、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引领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创建活动。

11.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推进“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和作用发挥。

12.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鼓励社会组织制定自律性社会规范,推动行业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依法维护成员合法权益。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3.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创作整合优化法治广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载体,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景观,精心组织“法治City walk”活动。鼓励和支持法治文化精品创作,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非遗文化融合发展。

14.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第六届“广东省法治文化主题活动”。结合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两馆一中心”、乡贤馆、祠堂和文体广场,广泛开展法治图书阅读、法治故事宣讲、法治书画展览、法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15.强化新媒体平台普法运用推进构建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支持鼓励各单位运用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普法作品,推进“智慧普法、科学普法、精准普法”。积极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

六、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

16.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国家机关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年度普法依法治理重点事项。结合行业法律法规宣传日、宣传月,主动开展“小快灵”精准普法,及时回应关切、释法明理、引导舆论。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发布典型案例,在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开展2024年度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配合开展创新创先普法工作项目征集申报培育1项以上本地公民、本行业领域法治素养提升项目

17.推动媒体落实公益普法责任。推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承担公益普法责任,积极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设普法专栏专题,刊播法治公益广播,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12·4”国家宪日和“5·28”民法典颁布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实施法治标语点亮地标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普法。

18.加强守法普法组织建设。加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普法领导小组作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任务落实。加强普法依法治理队伍建设,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亲子普法志愿服务队、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等普法志愿者生力军作用。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平安江、法治江涉及普法依法治理指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