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人大

代表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代表工作

“数字人大”驱动代表履职“码上”就办

文章来源:江海区人大   更新时间:2024-11-18 15:08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数字人大”驱动代表履职“码上”就办


“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云沁路与礼睦路交界路口经常塞车,建议合理划分路面车道划线以减缓交通压力。”“台风就要来了,能否协调安排修剪道路两旁过高过密的树木避免折断伤人?”“在社区公共活动的区域可适当增加一些锻炼器材,丰富居民强身健体的活动方式。”……今年以来,广东“数字人大”上线后,一条条群众意见每天从江海区各个网上代表联络站“流向”数字人大群众意见库,为江海人大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准确把握社会热点,了解群众关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全省四个县(区)试点单位之一,今年以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在探索“数字化”的道路上不断实践,按照“四级人大全贯通、五级代表全覆盖、智慧履职全方位” 的要求,创新融合“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独特优势和省人大代表工作域示范单位的平台资源,通过将数字技术与人大履职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数字人大”试点工作,力求为代表联系群众、群众找到代表提供一条更加便捷的路径。

数字赋能,推广应用“全铺开”

随着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技术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数字化”逐渐成为江海高质量发展的热词。代表履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如何改革开辟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数字人大”平台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

“数字人大”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探索和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化实现方式走在全国前列的重点项目,对江海人大而言也是一项“新鲜”事物。因此,普及“数字人大”的工作理念,是推动人大代表数字化履职的基础。

今年7月,省“数字人大”建设工作专班到江海召开推进会结束后,江海人大通过线上线下“两手抓”,全面铺开数字人大使用推广工作。先后开展了三场“数字人大”专题培训,对区级、街道、村居三级人大工作人员及人大代表进行动员推广和使用学习,陆续引导辖区内全国、省、市、区四级共209名人大代表完成线上实名认证,实现系统激活率、实名认证率和应用授权率三个100%。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提高群众对“数字人大”平台的知晓率,江海人大还在全区各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统一张贴宣传海报,对外展示数字人大系统情况介绍以及“粤当家”操作指南,公布代表联络站点和驻站代表的“二维码”,四级人大代表全部“亮身份”,并统一制作代表接访群众的岗位牌和社情民意联系卡。

如今,在各街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群众可以通过扫码随时查阅该站的工作制度、政策法规,代表活动安排、代表履职活动风采、群众留言回复记录等,人大工作公开透明,不断提升群众对人大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上下搭桥,沟通联结“全贯通”

“有了基本完善的数据基础,接下来就要为更好服务代表与群众搭建舞台——构建代表联络站线下线上‘双轨’运行制。”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介绍道。

线下,江海人大在全市率先实现每10个代表就有一间联络站的目标,设立1个区级人大代表联络中心、3个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与14个在村居、行业协会、企业等建立的基层代表联络站,形成“1+3+14”立体覆盖格局,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参与渠道,让人大代表能够面对面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

线上,依托数字人大平台,江海人大对应启用18个网上代表联络站。通过“粤政易”“粤人大”“粤当家”等手机小程序应用,在代表工作系统中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民意收集渠道和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确保群众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解决传统联系方式以及建议处理环节中的局限问题。

据介绍,通过“数字人大”平台,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人大资讯,参与征询监督活动,提出建议意见,实现“人大资讯随身看、征询监督随手办、建议意见随时提”,大大提升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有了‘数字人大’这个智慧平台,厚厚的纸质材料变成了电子文档,包里的材料少了,指尖的信息多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履职。”区人大代表饶小坡说。

同时,为实现代表履职数据的实时同步更新,江海人大加强各街道人大工委对代表履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一方面实行代表履职档案“一人一档”,及时记录代表在联系群众、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走访座谈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及时沟通,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此前,代表参加履职活动多数以传统表格登记的形式,现在有了“数字人大”平台,江海人大按照“谁组织谁录入”的原则建立代表活动档案,在开展活动前生成“二维码”,代表参加履职活动时只需用手机一扫,代表履职记录就能实现自动登记,搭起了群众监督代表的“监督岗”。

如今,“数字人大”平台已经成为人大代表理论学习、参与履职、联系群众的重要支撑。


畅通渠道,征听处理“全链条”

当前,“有事‘码上’说,人大代表马上办”成为江海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7月,台风将至,居住在外海街道的市民李小姐担心小区树木过密过高会造成安全隐患,在得知“数字人大”平台可以反映问题时,她立即通过网上代表联络站表达诉求,工作人员迅速将意见转达给人大代表,并将提出意见转至相关部门。“此前,我也与小区物业沟通,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处理。”

外海街道人大工委安排专人跟进,政府相关部门协调社区物业、城建等部门共同行动。短短几天内,树木被修剪整齐,不仅消除安全隐患,小区绿植也得到优化,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问题是区人大为民办实事的宗旨,也是将“数字人大”融入代表履职的最终目的。如今,群众通过登陆小程序或者扫码提出意见建议,平台经过集中审核转交代表,代表及时交办问题,最后将办理意见反馈给群众,形成问题结办工作“闭环”,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更有效拓展了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18个网上代表联络站通过数字人大平台共收集群众意见133条,这些群众意见全部得到及时答复办理,办结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数字人大”技术延伸到提高立法效能方面,建立网上基层立法联系点。将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市内四家省人大立法联络单位的基本介绍、地图定位、联系方式、工作动态、通知公告等上传至网上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同步制作使用指引,向到访人大代表和群众进行宣介,助推代表、群众熟知了解网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同时,依托“数字人大”平台发布法律法规立法意见征集公告、调查问卷等信息,江海人大利用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提供的条文拆分和数据分析功能,加速立法意见采集的汇总整理,提升立法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线上意见征集工作更加便捷。

“数字化改革要真正做到与履职行权相结合、与服务代表相结合、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由‘数字人大’驱动‘数智’人大不断向前。”余志坚说。接下来,江海人大将持续发挥试点带头作用,提升人大工作效能,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不断推进新时代江海人大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