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江海区小学生现场写作大会我校扬馨学子喜获佳绩
12月17日,由江门日报社、江海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江海区小学生现场写作大会隆重举行,来自江海区25所学校的206名写作高手现场对决!这是江海教育系统的又一项文化盛事,我校派出10位选手参加本次写作大会,最终收获佳绩载誉归来: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同时7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本次比赛分小学A组(四、五年级)、B组(六年级)两个组别进行,命题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江海特色统一命题,形成了3道备选题目:《百年“神州”》看图作文、《外海面,侨乡情》命题作文、读《 》悟 , 半命题作文。最终,现场抽中了题目——《百年“神舟”》看图作文,要求选手联系史实和时事,展开合理想象,夹叙夹议写一篇记叙文。
经过90分钟的努力,孩子们顺利完成了一篇篇精彩的习作。一颗童心,一双慧眼,让妙笔生花。
一等奖:六(3)班张远发,六(4)班赵紫茵,五(4)班张家豪。
二等奖:六(1)班郑融,六(6)班赵钰莹,五(1)班李翼,五(3)班何若菲。
优秀指导老师奖:曾艳珍老师、钟志秾老师、刘笑冰老师、梁柳媚老师、卢慧恩老师、何杏娟老师、林宝珠老师。
精研智教,启馨赋能
滘头小学扬馨文学社精心组织,积极备战。黄杰好主任和扬馨文学社社长赵红杏、语文科组长赵利友,精研智教,精心组织集体备课。一个主题一位老师负责,培训老师出谋划策,勇于担当。
选拔参赛队员是重要一环,只有人选好了,才能出成绩。选手首先经过各班推选,集中参加第一轮初赛,初赛作文题目由教导处和文学社协同商定,经过初赛,初定了15名队员,为期一周的特训就这样密锣紧鼓地开始了。
文学社的曾艳珍、何杏娟等老师,每天开展一个专题讲座,围绕主题的中心展开点拨。
黄柏信校长在扬馨文学社成立时提到,习近平主席谈教育的真谛: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黄校长希望全体文学社的成员能铭记主席教导,用手中的笔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爱国爱家的正能量,同时努力汲取文学的丰富营养,修得一双看世界的慧眼,滋润一颗成长的心灵。希望文学社的每一位成员,爱读书、多读书、爱写作、多写作,产生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社影响学校更多的同学爱学习爱写作。
在扬馨文学社的带动下,各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运用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以文润心”进行写作教学。
容月娴老师正在指导六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在容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整节课虽朴实无华,却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从学生出发,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聊天中学会了写作。
邓兰好老师要求学生养成好好观察的习惯,注意观察点,观察点是描写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钟志秾老师指导高年级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文章立意要新颖独特,选择素材要与时俱进。指导学生习作的开端和结尾前后照应,结尾处点题,使文章结构完整。在这个过程中,还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想象,促进思维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鼓励学生多练笔,多读书,她常用陈寿的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勉励学生多读书。
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批阅孩子们的作文,从作品的题目到立意,从内容的表达到文章的篇章结构 ,从语言的运用到逻辑修辞认真批改。
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下,教师们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多个角度实现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拓展学生们的语文作文写作素材,丰富学生们作文写作内容,同时引导学生们留意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件融入到自身作文写作中,突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阅读也成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书墨飘香,点染心灵,做阅读的主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成为一种人生信仰。无论何时何地、孩子们只要有时间便拿起手中的书开始忘我的阅读。
瞧!一个个小脑袋深深地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的爱好文学故事,了解历史文化,有的喜欢童话故事,还有的喜欢探索动物世界。
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你沉浸其中,忘却烦恼,缓解压力,使你的内心平静。
孩子们通过阅读喜欢的书、撰写读书心得体会,逐步养成了好读书、勤读书、精摘录、多品悟的良好读书习惯,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量加大了,感悟体会更加深刻了。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沐浴书香,健康成长!
自扬馨文学社成立以来,在全体语文老师的辛勤栽培下,近两年来,滘头小学涌现了许多“小作者”。他们经常在《江门日报•青苹果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参加省级、市级、区级的作文比赛多次获奖。
百年香樟树下,滘头小学的扬馨学子怀着一颗幸福成长的心灵,用清澈的慧眼感受着幸福的成长世界,用手中的妙笔书写着童年的幸福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