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少之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江门一中附属小学开展庆祝冬至活动

来源:江海区团委
时间:2021-12-23
保护视力色: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在冬至这天,各地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天的到来。

为让“华彩学子”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华彩学子”的动手能力,2021年12月21日,江门一中附属小学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传承文化,温暖冬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给“华彩学子”讲解冬至的由来,冬至的气候特点及风俗。

班会

主题班会课上老师通过精美的图片、PPT向“华彩学子”讲述了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激发“华彩学子”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

“华彩学子”了解冬至的习俗、了解节气常识,知道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做冬

冬至这天,由于南北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所以食用的东西也各有特色。

在北方,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民间有谚语曰: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因为饺子形状和耳朵很相似,吃了滚烫的饺子,我们的耳朵就会感到温暖,就不会感觉冷了。

在南方,冬至这天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是南方人过冬至必备的食品之一,象征着家庭和睦,吉祥,团团圆圆。

“华彩学子”化身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推广大使,回家后跟家人共同包饺子、搓汤圆,共话“冬至”。

无论是北方的习俗,还是南方的习俗,冬至这一天,他们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唱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归一九,犁牛遍地走。”

通过“数九歌”,“华彩学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先人们留下来的智慧。

从流传下来的文化智慧里,“华彩学子”汲取着和我们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切,受益终身。

画冬

每年自“冬至”起,天气进入“数九”,意思是,一年中寒冷天气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连续数九个九天,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后,冬去春来。

在没有发达取暖设备的古代,冬季显得格外寒冷而漫长,所以人们在生产劳作之余,就会描画一张数着冷的脚印、期待暖的消息的“九九消寒图”。“写九”和“画九”就成了冬天里每日的功课。消寒,是熬冬,也是望春;是送,也是迎。

此次“传承文化,温暖冬至”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华彩师生”了解到蕴含在冬至节日里的民族文化,更把一颗饱含传统情怀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播进了孩子的内心。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民,更应当坚定地保持文化自觉,重视我们的节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的精气神自觉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