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石公园蓝天救援训练基地里,有这么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遇到有人溺水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施救——这就是江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江海区委员会、江海区应急管理局、江海区义工联合会共同开展“安全守护,‘救’在身边”——江海区志愿者应急救护技能提升骨干训练营。全区 17 支志愿服务队伍的60余名骨干齐聚于此,共同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应急救护学习之旅。
活动伊始,江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共青团江海区委员会挂职副书记黎永君致辞。他激励志愿者骨干们积极学习应急救护技能,向队伍中的志愿者传授经验,共同提高应急救护能力,让江海区的志愿服务成为城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随后,在江海区蓝天救援中心队长侯志强的带领下,志愿者骨干们正式开启防溺水实操培训环节。“遇到溺水者应当如何施救?”这一问题瞬间点燃了各志愿者骨干们的热情。大家迅速展开头脑风暴,充分利用湖边现有的矿泉水瓶、救生圈、绳子、竹竿等工具,发挥创意与智慧,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救援工具,并模拟对溺水者进行施救。
各组学员纷纷展示自己的智慧,志愿者骨干权哥将绳子稳稳地绑在腰间,手持救生圈走进水中,模拟对溺水者展开施救行动;志愿者雄哥则凭借敏锐的判断力,迅速抛出救生圈,同时伸出竹竿,试图让溺水者抓住,完成救援;志愿者芳姐心思细腻,巧妙地利用矿泉水瓶和绳子制作出独特的救援工具,精准地抛向溺水者;志愿者才哥则别出心裁,用竹竿拍打水面,试图引起溺水者的注意,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
在各小组完成模拟施救后,侯队长对大家的救援方法进行了细致点评,并详细讲解了正确的施救方法。他总结出简洁易记的三字口诀“叫、抛、伸”,并教授大家抛绳包和抛救生圈两种施救方法。
随后,志愿者们纷纷踊跃尝试抛救生圈的动作,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正确的施救技巧。
轻骑兵少年团成员在实操后兴奋地说:“以前只是听说过溺水救援的方法,但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今天在湖边进行模拟施救,我真正体会到了救援的紧张和不易。不过,通过侯队长的讲解和指导,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收获满满的。”
下午,江海急救先锋急救知识志愿宣教服务队队长苏绮雯以专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为志愿者骨干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
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并在副队长陈长雄的指导下,纷纷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力求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
志愿者骨干吴泽铠率先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说道:“我觉得这个培训真的特别棒,受益匪浅!以前面对突发状况,我可能只能干着急,现在心里有了底,知道该怎么做。而且我还特别期待下次培训能学到包扎技能,在志愿服务里,像擦伤、割伤这类小意外也很常见,掌握包扎技能就可以及时为受伤的人提供帮助,那感觉肯定超棒!”
志愿者骨干邓国权也紧接着分享道:“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技能就是我们志愿者的‘秘密武器’。以前觉得志愿服务就是奉献爱心,帮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现在明白了,拥有专业的应急救护技能,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实用的培训,让我们不断进步。”
本次培训聚焦志愿服务中的高风险场景,通过沉浸式教学提升骨干队伍的应急救护技能与团队协作水平,助力构建“人人会急救,处处有保障”的志愿服务网络。未来,江海区将持续推进志愿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基层治理和公共安全注入更多暖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