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政法委

业务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业务工作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打造覆盖全区扫黑除恶强大舆论场

文章来源:江门市江海区政法委   更新时间:2019-06-03 15:23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积极探索扫黑除恶宣传工作新方式新方法,继2018年在全市首创宣传工作“十个一”(制作一批宣传广告牌、开展一系列社区宣传、开展一系列新媒体宣传、打造一个扫黑除恶教育基地、制作一批宣传海报、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制作一批宣传礼品、开发一个网上宣传游戏、利用电子传媒在电梯内进行一系列宣传展示、开展一次进企业问卷调查活动)模式后,2019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城市要“富形”,农村要“见形”的要求,继续创新,形成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十个一”升级版,打造覆盖全区扫黑除恶强大舆论场。

 一、开展一系列扫黑除恶沙画专场表演

“严惩黑恶犯罪弘扬社会正义”为主题,采取沙画专场表演暨“以案说法”宣传晚会形式,开展社区宣传活动。5月16日和5月20日晚上,分别在江南街道北湾社区和礼乐街道新民文体广场举办了专题晚会,通过生动形象的“沙画”的形式吸引群众驻足观看,既抓住了扫黑宣传的精髓,又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少群众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上晒照,扩大了宣传覆盖范围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目的,收效显著。接下来,将继续在区内巡演,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扩大带到千家万户,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举行一系列大篷车“六进”活动

创新宣传载体,利用装有LED显示屏的大篷车,装备让市民体验禁毒模拟眼境、VR模拟实景等设备,提高宣传吸引力,自5月10日起,开展了播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有奖问答等 “六进”活动, 深受群众欢迎。



三、创作一批扫黑除恶元素“墙绘”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活动,创作一批特色“墙绘”,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元素画上墙,形成一道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风景线,极大地推动乡村宣传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四、举办一系列“主题手抄报”比赛

“扫黑除恶”为主题,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手抄报比赛,得到了青少年的积极响应,收到多幅优秀参赛作品。在一幅幅设计精美的手抄报上,同学们用文字、图片、漫画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如何预防和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以及如何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本次活动也吸引了包括腾讯大粤网在内的网络媒体关注和报道。



五、开展一百场“以案说法”进村居宣讲活动

以查处的“乌纱村案”为案例,组织全区2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以案说法”进村居宣讲活动,共举行百场宣讲活动,在5月底实现62个村居全覆盖。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六、组织一连串“接地气”的宣传讲座活动

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整合宣传资源,开展了“榕树下的讲习所”“凉亭说法”等系列接地气的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跃社区宣传氛围,共开展了各类社区宣传活动100多场。



七、开设一系列媒体宣传栏目

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江门日报》高新板块开设扫黑除恶栏目,每周2期刊登扫黑除恶报道,中国网、《南方日报》等多次刊登我区扫黑除恶宣传报道。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每周推送扫黑除恶工作动态,紧密联结成一个立体、高效、全面的舆论传播场。  



八、发挥第一书记全覆盖优势,扩大宣传引领力

区委持续深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区直机关和街道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任驻村(居)第一书记,实现全区62个村(社区)全覆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加强村(居)扫黑除恶宣传引导力,组织各村(社区)开展各类型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实现新一轮村居入户宣传全覆盖

参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做法,组织区直机关、街道机关和结对村(居),开展新一轮扫黑除恶入户宣传,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



十、开展一次知晓率“万人测评”活动

区扫黑除恶办联合三个街道社工机构,开展扫黑除恶群众知晓率“万人测评”活动,共走访群众10157人,已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群众知晓率超80%。



今后,高新区(江海区)将继续发力,久久为功,贯彻市委“见形”“富形”要求,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家喻户晓、全民关注的宣传氛围,形成覆盖全区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舆论场,推动我区扫黑除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