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江海区)公益创投项目开展以来,在社会治理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进一步探索公益创投社工机构在危机介入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协助街道、社区防范应对暴雨、高温、大雨、台风等突发灾害天气,并组织社工机构做好日常和应急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项目组委会办公室拟定《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公益创投项目应对灾害天气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并于近期实施。
《指引》对工作原则、适用范围、启动条件、具体要求等予以明确,从职责分工、工作要求、统筹组织等方面,对灾害天气来临时社工应如何介入社区防灾救灾工作作出了探索。
一是明确分工,厘清责任。《指引》规定,在突发灾害预警信号生效时或接到属地街道、职能部门通知后,公益创投运作机构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置工作。社工机构作为连接服务对象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要明确定位,集中精力了解本机构及重点服务对象备灾情况,收集整理服务数据和个案跟踪情况并及时向街道或村居汇报。街道和村居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结合社工机构反馈的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险情摸排和备灾救灾工作,并向组委会实时汇报备灾救灾情况。
二是细化要求,提高效率。《指引》从日常工作和应急工作两个方面对社工机构提出了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方面,社工机构要结合日常开展走访、宣传和内部培训的工作情况,依照本指引制定架构严密、内容全面、分工明确的机构内部细化方案,推动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在应急工作方面,本指引明确界定了社工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项目,以及应主动配合街道或村居开展的相关工作,并结合应急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工作要求。本指引通过细化工作要求,紧抓应急重点,促使社工机构在应急工作中形成清晰的思路,从而提升防灾救灾的整体工作效率。
三是统筹联动,发挥优势。《指引》将项目组委会成员单位,街道(含村居)以及社工机构纳入应对灾害天气的工作体系中,加强三方信息互通,统筹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防灾救灾。其中,区公益创投组委会各成员单位需为项目运营机构提供和配备必要的人力、物资、资源、信息等方面协调和支援;各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努力促成社会各方积极应对、共抗天灾的工作合力。
目前,经过社工机构的上门排查和社区核实,全区棚屋危房、独居高龄、地势低洼、近山边易受山泥倾泻影响等居住情况的重点对象均被列入“恶劣天气影响重点关注名册”。在17日晚台风“山神”预警信号生效后,公益创投项目机构已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迅速组织各街道和社工机构开展应急工作。根据反馈情况,此次台风没有对重点对象造成严重影响。